胶片

偶尔有人问我,为什么在数码时代,还要选择胶片这种陈旧的拍照方式。我想我选择的其实并不是胶片,而是一种对待拍照这件事的态度。

曾经我也是个急性子,有什么问题,都恨不得马上得到答案。对待工作、生活、情感皆是如此。而匆匆十来年过去,反思起来,能够在生命里沉淀下来的东西却少之又少。所以当我站在摄影的门口,想要选择一条路继续走下去的时候,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看起来最慢、最繁琐、最无聊的胶片。如今其实很难再找到一件,让人在快节奏生活里面慢下来、耐着性子、不计结果而只为了纯粹的体验的事情了。当我打开取景器、测光、仔细对焦再按下快门,这过程中仿佛全世界都被排除在外,只剩下我和一台相机。而在此之后,还要在更为枯燥的配药、冲洗、扫描校色之后,才能看到最终结果。即便出片普普通通,这个沉浸的过程、这种延迟许久喜悦,却的的确确让人感到心情舒畅。

除了胶片天然慢节奏的特性,用来拍胶片的老相机,也有很多的趣味。那些经历几十年历史,辗转到我手上的机械相机,仿佛不仅仅是一台相机了。拿在手上,全不似死物,而是一个个拥有血液肌理,拥有个性的伙伴。哈苏沉着冷静、禄来轻巧优雅、大画幅庄严肃穆、旁轴小相机随性洒脱。这些是只有在真正用心去体验过后,才能理解的特点。

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这样,我们需要的不是某种介质、某些工具,而是处事的态度。时不时停下脚步,看看自己的四周,让这个世界的细微之处融入到情绪中来,再让那些漂浮的感悟尘埃落定,将它们梳理陈列,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。我想这才是,我现在在追寻的东西吧。

童年时的那条路

我想很多人印象里,都会有一条路,抑或是地标之类。每当走到那里,就知道自己是回了故乡了,前面不远便是老家。即便路改了,地标不复存在,也会记得住,那里曾经是那个样子。

对我来说,它就是有大巴车过来,带人们离开乡村的那一条街。它也是我童年时期,凭一己之力能到的最远的地方。从那时候起,来自长辈与社会的教育引导便是:这里没有自己的未来,总有一天是会走出去,且不再回来的。自我能独立搭车离开的那一刻,故乡便开始沦为身后的一个印象了。

这些年求学工作渐行渐远。所谓的乡愁,大多只是寂寞时的牢骚、落魄时的念想而已。“乡愁”,已经被时代的大风刮散了。以如今便利的交通、高效的通信,并没有真正意义上难以回归的地方、难以联络的人。有的,只是不可能再回归的心灵。

自问驱使我越走越远的到底是什么,也许聊起来总是那些老生常谈的话:生存压力、自由意志、前程发展等等。但我想最深层次的,最根源的,还是当年“一定要走出去”的那样一个观念。它使我成为了一个注定要离开的人。自我离开故乡,便也同归属之感无缘了。而后无论走到哪里,那里也只会成为下一次出走的起点。人生的选择,往往是离开的选择。

我至今走的,仍是童年时的那条路。

那段时间我逃到海边去。黄昏时分在沙滩上漫步。

第一天,被盛夏的艳阳晒了一整天的沙子似乎还有余温,海风阵阵十分舒爽。看见不远处立着一位穿长裙的女人,浪花一次次淹没她的脚踝。我默默从她身后路过,离开时回头望了一眼,她的头发随风飘扬。

第二天依然看见她,依然默默走过。

第三天发现她在哭泣,我顿了脚步,本想说点什么,但觉得并不合适,转念还是走开。

第四天她不在,失落之感油然而生。

第五天是我归来的最后期限。

然而故事并未结束。我回到城市里,却依然时常,在十字路口红灯下停留的人群中、在地铁到站后开门的瞬间、在雨天公交车模糊的窗子里,看见她仍穿着那条裙子立在那里。

归来

守岁,照例不眠。辞旧的鞭炮声过后,乡野间夜色平静下来。庭前尚有月色,微风徐徐,涤荡硝烟。
许多岁月以来,过年就是这个样子。这里的生老病死,自有其缓慢但不可抗拒的节奏。我们所遗忘的时光,阳光下晒场上肆意奔跑的童年,初熟的青梅味道的少年,仿佛还弥散在此地的空气里。每到这个时节仪式般的归来,也在脑海里重新印刻一遍斑驳了的故乡印象。好使自己觉得,有源可溯,有根可归。
然而数日停留之后,即便流连也要纷纷启程。沿着故乡所期待的路一步步走出去的人,想来都应该明白,所谓故乡,已经是旅途的上一站了。我们一遍遍的归来,却是验证了,我们其实再也“回不来”。

淡忘

夜半的窗子,是一口冷冷的井,我投之于的所有妄念,都跌到它无尽的黑渊里去了。远远地传来车声,仿若曾几何时错身而过某个女郎时,闻到的淡淡馨香。恍惚间一切形式都淡化了——旅途中的雪、晨雾里的桥、某个人在关门前的一个凝视,都模糊了轮廓融合在一起。回忆仅仅只是此刻,于所有事物之中反射出来的错觉而已。

于是凭借什么呢?凭借什么去说话、凭借什么使这些漂浮的文字落下来?也许没有答案吧,也许本就不需要说话、文字本该漂浮。一旦刨根问底,意义也就如一掬之水,从指缝间溜走了。

我一直在追逐一个梦幻,那梦幻渐行渐散,然后连自己也认不清是什么。路无非向前,过往无非淡忘,终点于是变得虚无。不过当我面对虚无,我便身处虚无之外了。

回到这车声与回忆中来。虽然遥远,但是实在;虽然淡忘,却也还记得。